心有乡情 方得硕秋——观刘运君田园山水画有感
画家刘运君
“笔墨当随时代”是石涛的一句至理名言,一直被画家们所推崇,并被实践着。可综观形形色色、百花齐放的艺术作品之后,我越来越认为笔墨首应随“心”。
一件艺术作品,无论它的立意如何新奇、构图如何规范、气韵如何生动,如果缺少了真情实感,全是虚情假意和牵强附会,就一定不能算是好作品,更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艺术应是心灵的反映,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就在于有真情实感。罗中立的《父亲》、罗丹的雕塑作品《老妓女》、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作品皆因具有真切的人文关怀与思想内涵而使人们为之动容并激起强烈共鸣。
刘运君先生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真情,其次是题材新。他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竹林茅舍、渔塘小舟、麦捆草垛、锄头篱笆充满了深厚的感情。那是历史的记忆,他不愿意从记忆中抹掉。而选择最熟悉的农家小景为主要绘画题材,这其实也是受了齐白石的影响的。因为古往今来没有人画过乡村题材,技法上没法借鉴,齐白石便自创技法。刘先生则用最朴素最真切的笔墨语言进一步抒发了对故园的爱,那一山一水是他对家乡微山湖畔的歌咏,那每一笔每一墨是他说不完的浓浓深情、每一点每一线是他诉不尽的深深眷念。看他的作品《微山湖畔度春秋》、《自爱家山入画中》、《总是故园情》、《烟波湖上有人家》、《明月照故园》,让人想到岁月如歌、乡情如梦、月是故乡明。
谁没有故乡?谁能忘记昔日的岁月?时光飞速变迁,人在一天一天老去。多少个魂牵梦绕,多想再回去看看那微山湖畔的粼粼微波,看小船载鱼归来,看炊烟渐渐泛起……时过境迁,现在虽然住上了城里的别墅,心里装的还是那老土屋、老土墙,若还能站在那个老院子里,他应会老泪纵横湿衣襟吧……
仔细观来,刘先生很少在画面上题诗,然画面留给人的却是一首首意蕴深远、感人至深的诗。如果把吴冠中比作“文艺老青年”,刘先生就是“翰墨小清新”。他的朴素、他的真诚、他的深沉全部倾注于纸面,他已无需多此一举另题诗句。因为,只有画意不足才需要以诗来补——他的画,早已无诗胜有诗。
在画中品出诗味,这就是“境”。我们常能听到一些无病呻吟的歌曲,尽管歌词的意思我们能够理解,但曲调却很难打动人心;我们也常看到一些诲涩难懂的诗词,为了强调格律而宁可舍弃情境。中国画最强调的就是笔墨与意境,下笔之前应先造境,然而一个“造”字,就有了刻意之嫌,一刻意就等而下之了。心中没有“竹”,怎能化为手中“竹”?人若没有真情,一开口必是假声。眼有所见、心有所思,手中才能出神入化。而如何通过一支柔毫自由地来表现所见、所思及所想,则能验证画家的综合素养。刘先生酷爱盆景,家书四壁,年轻时经常登台表演独唱,还吹口琴。或许正是深谙艺术都是相通的道理,他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未成曲调先有情”了。他的行笔风格既可耕田般拙重,又能使笔调悠闲自若。点墨浓淡虚实相间,变化万千,线条长短节奏不一,轻重缓急,笔笔分明,以书入画,最后达到以情动人的画面情境。
前人有言:“人品不高,落墨无法”。生活中,他更是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画如其人”在他身上得到了真切的体现。他待人真诚质朴,宽厚仁慈,可谓浑身上下、由内到外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正是这朴素的“人情味”使他与别人拉开了距离——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他独辟蹊径,长期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既不左顾右盼,也不投机取巧,终于画出了自我。
(文章作者/汉画女:北京张淑清汉文化工作室主人,《中国艺术视点——走近大家》专题栏目主编)
刘运君简介:刘运君,字子照,1938年生于江苏沛县,1960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自幼喜爱音乐、文学,酷爱绘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徐州大风书画研究院院长、西楚山水画会副会长、江苏建筑学院兼职教授、东方红中国书画研究会名誉主席。
曾在北京、上海、南京、青岛、西安等地和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九个国家访问并举办画展。2005年参加徐悲鸿美术奖即第二届全国书画院联展,被评为全国百杰书画家。2003年获“蓝馨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在《香港文汇报》、《美术》、《美术观察》、《人民日报》、《书与画》等多家媒体刊发、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1994年作品《农家》入编上海市九年级美术教材延用至今,2007年8月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北戴河服务局邀请创作山水画并被收藏,其人其艺被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或拍摄专题片。著有《刘运君国画集》、《画院派精英刘运君作品》等。
刘运君作品欣赏
《明月照故园》
《农家小院》
《农家小院》
《微湖秋艳》
《微山湖畔度春秋》
《乡村旧事系列》
《相得故园今夜月》
《一片情思在故园》
《一夜秋风过山村》
《自爱家山入画中》
《总是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