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心绘异”杨洋 王一帆 张卉/学术展在798艺术区见心会馆开幕
艺美中国网报道:2016年1月23日下午三点,“见心绘异”杨洋 王一帆 张卉/学术展在798艺术区见心会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策展人李岩先生策划,共展出杨洋、王一帆、张卉三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近二十幅。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张道兴先生现场接受采访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教授现场接受采访
画展现场名家云集,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张道兴先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邵亚川先生、中国军事博物馆艺术家邢俊勤先生、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董玉彬先生、北京道东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汪晓明先生、 中艺杰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时代女性学院创始人程梅艺女士等嘉宾均出席了此次展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邵亚川先生现场接受采访
中国军事博物馆艺术家邢俊勤先生现场接受采访
见心绘异·杨洋 王一帆 张卉/学术展在这个冬季满载着三位艺术家的一份真诚与洒脱,轻伴着一份沉静与美好,怀揣着一份唯美与浪漫,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自然的美、心灵的美、时代的美。三位艺术家的作品面貌各异,气息相通,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她们源于家庭的熏陶和学院经历,在当代纷繁的艺术大潮中,她们坚持自我,孜孜以求,不懈探索,思考艺术的深层,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当代艺术元素诠释的淋漓尽致,给大家带来一个高品质的艺术享受。
艺术家杨洋现场接受采访
“水在中国画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水的性格包容、沉稳,能承载万物,所谓‘上善若水’‘静水流深’,都是古人对水的评价,水的力量很大,它不仅能改变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品格,也能够使它们之间互相交融。水的使用,会赋予作品东方文化独有的温润、通透的品格;通过控制水的流动,使作品更加自然、流畅而富于变化。箔具有金属的质感与光泽,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它独具个性,在画面之中很难和其它元素相融,它的多变性使它呈现多种不同的面貌,箔的这种特征可以为画面营造一个不同的空间,增加画面的层次。我在作品中试图发扬水的特性,融入箔的概念,用水与墨和各种粗、细颗粒颜色与箔的结合,通过画面软硬、松紧、虚实关系的对比、对抗与融合,营造一种画面空间,这种空间不同于西方绘画焦点透视的三维空间也不同于传统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二维空间,它是一种当代绘画的心理空间。”——杨洋
艺术家王一帆现场接受采访
“传统的中国画一直沿袭‘随类赋彩’的方法,较少研究平面构成和色彩学。在沿用传统国画颜料的同时,我尝试使用矿物颜料和金银箔等媒质,将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进行综合运用,并融入二维的空间处理,力求营造出温馨浪漫而又富于现代气息的画面视觉效果。我试图运用几种色彩碰撞出新意,设计不同质感的对比,在变化的笔触中述说着一个美丽的梦境。无数次实践告诉我,画面意境的表达离不开材料的运用。由于材料的改变,使绘画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媒材拓展了工笔画的外延,让笔墨在主观营造的材质氛围中冲击、沉淀、变化,既有逸笔情致的抒情也有精心细致的雕琢。许多美妙的未知在你可控的画面中交错、重逢,在愉快的创作中成就了主观的、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遐想。”——王一帆
艺术家张卉现场接受采访
“我喜欢敏感的去体验一些经历,去边寨采风的经历使我突然有了我在,这种‘在场’所意含的现实性、个人性和介入性,与我当时的感受一致, 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不同语言, 但是无论如何还是要承认做到并坚持这种‘在场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正如我绘我们和他们,从形式上保持一种直接性,犹如闪电,于瞬间达到照彻夜空,殊不知,自由观念大于眼睛所看到的,它总是不断打破固有形式的规限,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形式,从而表现为一种近于实验性的排列。正如鲁迅自述说的那样‘含含糊糊’、‘曲曲折折’的表达,自由意志终将穿透语言之幕,抵达核心。说到底是出于内心真实情感的吁求。
至于我,自知还做不到‘出入自由’。不但经常‘走神’,有时还设法‘退场’。现实中摄人心魄的内容,在我的作品中还是有缺失的,但愿在未来的绘画道路上,能走得稍稍远一点,更远一点。”——张卉
道东文化总裁汪晓明与三位艺术家合影
中艺杰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时代女性学院创始人程梅艺女士与艺术家张卉现场交流
艺术家与策展人李岩,艺美中国网海东合影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