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银:慧眼妙笔写彩驼

 有一首《骆驼之歌》中唱到“戈壁滩上留下的一行行蹄窝,这是你生命的花朵。”这何尝不是王晓银先生绘画生命中的花朵。正是坚守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训,才有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充满活力的骆驼画,王晓银先生也因此被称为“彩墨骆驼第一人”。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万峰骆驼节上,总能看到一个活跃的身影,他不仅瞪大双眼在那看,还时不时的用笔在纸上画上几笔,他不是在看热闹,也不是在找某个人,他是用艺术家眼光在观察骆驼的“肢体语言”和神态,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金风吹来的时候68cm×132cm.png

 

金风吹来的时候 68cm×132cm

生命无涯,王晓银先生通过观察骆驼与骆驼对话,了解骆驼,感受骆驼,进而描绘骆驼,实则是对“沙漠之舟”的生命感悟,他以骆驼为代言,用生动、鲜活的作品表现了骆驼不惧风沙、勇涉险境的品格。

画为心声,这应该也是王晓银先生个人品格和魅力在作品中的体现。

他的骆驼作品笔墨雄厚,流畅自然,生命力跃然纸上。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远近,淡彩浓墨交互在画面中,给观赏者以雄浑大气,奇拙雄健,笔墨丰富,意境深远的感觉。

戈壁红枊68cmX132cm.jpg

 

戈壁红枊 68cmX132cm

在大漠、戈壁,速写、写生,究竟去了多少次,画了多少速写、写生,王晓银先生自己已经不记得,他无数次的临摹名家画作,尝试多种表现方式,探索出多种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晓银先生深入生活,并不断地从历代名家墨宝中汲取精华,广汲博纳,又于不同艺术门类融会贯通,外师造化,艺益精进。

骆驼,在西北地区的作用成为人类的重要伙伴,在古丝绸之路中,骆驼更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传递、世界文化的交融。面对王晓银的一幅幅或黑白、或彩墨的骆驼画,仿佛把我们带入丝路古道,耳边回响起声声骆铃。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他的西部生活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也带来了创作灵感。能够看得出来,王晓银先生对骆驼有着很深的感情,或许这也是他心中的梦想——追寻着骆驼的踪迹,画出丝绸之路的强者,表现人与骆驼和谐相处,艰难跋涉在茫茫戈壁中的勇气和豪情。

早春时节 68×68cm.png

 

早春时节 68×68cm

《早春时节》这是西域普通家庭的一个镜头,骆驼、主人、小孩、家犬。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女主人要出门了,左手拉着小孩的手像是在嘱托什么,小孩大概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没有回应女主人的举动,眼光看向观画者,实则是看向女主人要去的地方,究竟有多远,既是女主人同他讲过,小孩太小也许并不清楚,小孩需要的是女主人早点回来。好在还有一只家犬陪伴,小孩并不孤单。画家是个善于观察事物的人,女主人帽子上的装饰物,腰间挂的佩饰,小孩帽子上的流苏等,都没能在王晓银的一双“法眼”前遗漏,可见画家观察之细微。

与《早春时节》的温馨相比,《高原姊妹》则显得豪放。姊妹二人骑在骆驼之上,面带笑容,开始了她们的放牧工作。看似悠闲的画面,其实动感十足,画中那只奔跑着的小狗透露了玄机。数匹骆驼姿态各异,用酣畅淋漓的水墨表现骆驼毛茸茸的质感。

高原姐妹68cm×132cm.png

 

高原姐妹 68cm×132cm

从王晓银先生的彩墨骆驼画来分析,画家在大漠的荒凉、骆驼的沉稳、西域人物的粗犷与剽悍中略施五彩,整幅画面顿时有了暖色。我想这也是画家所能给予那些常年生活在西北边陲、踏行在丝绸之路上人们的些许慰藉,表达画家的敬佩之心。

王晓银先生的骆驼系列画,就像是一首首丝路之歌,为我们串起了生生不息的丝绸之路,为我们讲述着大漠雄风的壮美,为我们刻画了骆驼的温顺和任重道远、不惧艰险的力量。透过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骆驼画,仿佛看到一位执着的探索者,踏着骆驼蹄印,追寻丝路之梦,踏出艺术之梦。如果没有王晓银先生深入生活,深入大漠,与骆驼交朋友,与骆驼交心沟通,没有他痴迷内蒙古万峰骆驼节,没有……也就不会有人们看到的如此感人的骆驼画,王晓银也就不会有彩墨骆驼第一人的称号。

阳光下.png

 

阳光下

都说驾驶员的眼特别亮,要我看画家的眼更锐利。画家能透过表象看本质,看穿物象的内在实质,洞穿人物的内心,因而才能画出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让观赏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一个画家的视角,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它超出普通人的思维模式,才给观画者不同感受。

王晓银先生,慧眼妙笔抒写彩墨骆驼,也抒写着他自己精彩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