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王”李春造: 乐在深水“戏”人生
采访画家李春造完全是一次偶然。那天,我在朋友家见到一幅构图新颖,着笔老道的八虾图,以为是有幸看到了画坛巨匠齐白石老人的墨宝。后来,当我得知是当代画家李春造的作品后不禁愕然了。这幅作品形态各异,翔翔如生,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出于对画家的钦佩,我约见了李春造。
本网记者与“虾王”(左)合影
少年激情,满墙遍壁燃“烽火”
1936年,李春造出生在河北省巨鹿县一个山村,父亲原是黄埔军校二期学员,北伐中,曾经跟随冯玉祥将军南征北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父亲后来却染上吸食鸦片把前程给毁了。由于父亲落泊,家产又被败光,无奈的母亲只好带着年幼的小春造沿村乞讨。
李春造母亲是个知书达礼的女人,深深懂得儿子读书的必要性,因此,尽管当时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她还是省吃俭用把李春造送进了一所学堂。李春造学习很刻苦,对绘画有兴趣,没事的时候,总爱写写画画,兴致来了还把书本空白的地方涂得“乱七八糟”,为此,小春造可没少挨私塾先生的教鞭。
这期间,村里有位叫赵君臣的民间画家,偏偏看中了李春造的这个“特长”,经常指导他绘画。这样,李春造便名正言顺走上了绘画之路
李春造对绘画非常投入,节假日,只要没事他就跟着老师走村串巷练习写生;放学的路上,看见什么就喜欢拿着木棍在地上涂抹。一天上午,李春造在屋里做着作业时,忽然听见外面枪声大作,出于好奇,他起身就往对面山上跑。在一片呐喊声中,李春造看见不远处日本鬼子的一个炮楼被八路军端掉了,一群群日本兵从炮楼里弓腰出来,举着双手檄械投降,而英勇无比的八路军官兵则神彩飞扬,威风凛凛……
李春造被这个场面惊奇的着迷了,为了记下这令人难忘的场景,他飞快地跑回家拿起了画笔。画着画着,他觉得案子上的纸张太小,限制了自己奔涌的思路,此时,他看见屋角有一块石灰碴,就兴致在墙上涂抹开来。整整一个下午,激情的李春造在自家三间土屋墙壁上,一气呵成了一百多幅日本兵投降、八路军旗开得胜的生动场景图画。
看到儿子的“杰作”,父母给予了赞扬,鼓励他将来当一个有出息的画家。李春造记住了大人的嘱咐,从此更加用心作画了。然而由于战乱原因,家里越来越贫困,父母就勒紧腰带攒钱让李春造继续念书。而懂事的李春造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搞好主课的同时,认真绘画,专注写生。一次放学路上,他看见一对喜鹊在一棵大树上喳喳叫,觉得非常有趣、美妙,就悄然放下书包,拿出画笔对着树枝上的喜鹊描绘起来。画完了,李春造认为不错,就拿给老师看,自然,老师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这幅得意之作,李春造非常珍惜,直到今天还将它保存在书橱里。
京城求学,人生大写意
李春造喜欢绘画,但由于住在偏僻乡村,对外界接触甚少,影响了绘画水平的提高,就在为此发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1953年,一个在北京工作的亲戚愿意帮助他,经过多方努力,17岁的李春造来到了北京,就读于龙潭中学。生活在京城,李春造眼界大开,就绘画而言,因为相同爱好的同学较多,可以相互交流切搓,所以进步很快。
李春造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一有时间,他就拿起画笔;哪里有书画展览,他第一个参加。一次,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书画展览活动,李春造积极带着画作前去参加。展会上,当他看到如此众多而且水平颇高的参展作品后,对自己的画作很不满意。回去后,他暗自下决心苦练基本功,虚心向别人学习,尤其是向前辈讨教。1955年,在一次文联集会上,李春造有幸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齐白石老人,握着齐老的双手,他非常激动,诚恳地表示要向齐老学习画虾。齐老意味深长地说:“画虾嘛,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当时,他并不怎么理解这句话,后来在不断学习中,他逐渐感悟出,只有多深入生活,才能画出自己的东西来。
1957年,李春造中学毕业,有幸考入北京一所美术院校。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出身问题,被迫离开了心爱的院校。李春造在饱受了一段艰辛的流浪日子后,为了生存,他只好去了一家工艺美术厂,成为一名专职绘制灯笼的员工。虽然画灯笼对自己的事业并无多大帮助,但他还是硬撑了下去;不久,杭州一家刺绣厂看中了他的手艺,执意要他在京城办事处画布帘图案,李春造当时没有答应,但见对方给的报酬还可以,也就只好委屈自己了。
命运就这样和李春造开着玩笑,还是出身问题,他和京城七十多个年轻人被上级有关部门遣送去了京郊密云农村,谓之劳动锻炼。这是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也是令他终身不能忘却的记忆。当然,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也未偿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当时,在密云劳动居住的条件不好,十几个人只有一间房屋,吃喝拉撒不方便不说,更难忍受的是,一到寒冷的天,不仅睡不着,而且手脚冻得冰凉;而吃的就更差劲了,一天三顿总是黑馒头加菜汤。由于经常吃不饱,加上少盐缺油,时间长了,腿脚浮肿得厉害,用手一摁一个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每天还得要走十多里山路去工地干活。
再苦再累要撑着,因为心中还有信念,那就是对事业的追求与向往。为了坚持练笔,李春造每天比别人早起,看朝霞,看沐浴在阳光里的山村;晚上收工回来,他比同伴又多了一项活动,跑到村外一处山峁上,打开画夹坐在夕阳下写生……
置身大海,“虾王”自然成
李春造喜欢画花鸟,尤其钟情画虾。1985年,己经在画坛上很有名气的画家李春造,经人介绍认识了老舍夫人胡絜青。交谈中,也是画家的胡絜青向他透露,以画虾闻名的齐白石老人晚年想写一本有关画虾的体会,但由于年龄大了写不出了,希望有人代他写一本,以此填补空缺。在前辈面前,李春造不好表白什么,只是拿出一幅作品给她看,当胡老看了他的画作后,欣喜异常,当即提出由他写最为合适。这样,李春造开始了着手写作《怎样画虾》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画虾,李春造认为自己还算是最得意的,但要真的写出一本公开发行的画虾体会书来,肯怕还欠缺太多。因为时常画虾,尽管不错,但他始终觉得还是流于表层,缺之鲜活的内质与神韵,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地写生。
为了尽快写出这本书,了却齐老的心愿,李春造当即决定去山东渤海湾采风,因为那里的鱼虾最多,也最为具有代表性。
三月里,春暖花开了,正是渤海湾海虾产卵的季节。为了捕捉海虾的生活习性,李春造来到了海边,从清早开始,他都蹲守在水边细心观察,捕捉海虾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当他观察到一群海虾群起争斗的瞬间姿态时,禁不住哇哇称奇叫好。因为这种状态平时不仅看不到,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最为难以勾勒。
由于海潮变化莫测,观察海虾难免会受到限制,李春造一边在海滩蹲守,一边把海虾捕捉到玻璃器皿里,并以最快速度运回旅馆,用像机拍摄下来。这样做更方便观摩写生。两个多月里,李春造一共拍摄了数百张海虾照片,写出观察日记三大本。
李春造作品:个个成龙
回到北京,李春造整理完这些笔记,感到收获很大,他为这次渤海湾之行感到由衷的欣慰。不久,他创作了大量与虾相关的画作,撰写出了两万多字的《怎样画虾》书稿。书里,他以自身的经历详尽地介绍了虾的生活习性,尤其对虾的体貌特征以及其质感等作了细致入微的勾画,这是前人所没有的。
《怎样画虾》一稿出版时,得到许多著名画家的称赞和恳定,其中画坛巨匠李苦禅、吴作人、胡絜青、娄师白等都在该书上题了字;该书出版发行后,很快在画坛上引起了轰动,不足三月销售一空。应读者要求,《怎样画虾》前后再版了三次,总共发行了11万册。自然,画家李春造也就成为京城媒体追踪的对象,《中国书画报》、《北京晚报》、《文艺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并美誉他为“北京虾王”,著名书画家赵朴初在看了《怎样画虾》一书后说:“读李春造的画虾是一种享受!”
李春造画虾名气大了,其作品也就自然成为人们收藏的热点,近年来,他的作品除了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国家部门收藏外,海外一些收藏家也纷纷注意上了他的作品,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就李春造不平凡创作经历作了专题报道,在讲到他的画虾水平时称其为“中国虾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