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工艺:见证古人的哲学思想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慧)榫卯,被称为“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典智慧,是中国传统木艺的灵魂,诞生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是比汉字更早的民族记忆。在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历经千年不倒的建筑传奇。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榫卯结构也蕴含了古人的哲学智慧。
榫卯工艺
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榫卯结构的背后,体现出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意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顺应了自然规律,谋求万物为人类所用、人类与万物和谐相处。同样,榫卯结构也最有效地利用了木材的特性,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完美统一。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木制工艺的基本制作模式,在整件器物上,不用一钉、一丝的金属连接,全部采用凹凸结合的榫卯构成,采用纯手工制作。榫卯咬合,构成巧妙且富有弹性的框架,相互间的匹配更加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完美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直到今天,榫卯结构在木艺制作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人影响依旧深远。如运用榫卯结构,减少了胶黏剂的使用,木材的本色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清新的自然气息,保持一份本然之美。
榫卯工艺
“ 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理意蕴
从理论上说,一个方向的榫卯组合,嵌接的部分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十多年便会自动松脱。这是因为长时间在大自然作用力的牵引下, 木材所含的水分受到作用力的影响的结果,就如潮汐涨退的道理一样。
然而,当榫卯结构是由不同的方向嵌接的话,张紧与松脱的作用力便会互相抵消。一个榫卯如是,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及其复杂微妙的平衡,历经千年而不脱落。这与哲学中“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道理不谋而合,既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亦是中华文脉的延续。
每一栋古老的木构房子,在历经无限风霜雨雪后,屋内的每一块木头,甚至每一件家具的榫和卯都仿佛仍在感恩对方的存在,榫对卯说:执子之手。卯对榫说:与子偕老。正是由于榫和卯“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配合,木构器具才能地老天荒的陪伴。
榫卯工艺
追求“和谐”的世界
榫卯结构蕴含了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的智慧,创造出“和谐”的木制器物:结构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历经千年而存在,被誉为“家中国粹”。
古时的匠师们,利用榫卯结构让每一块木头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和谐世界。
在今天,物质生活的富裕,情感表达的细腻,人们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享受,对传统家具文化与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继承和发展,这些都在榫卯结构所展示的建筑、家具上面得到很好的体现,道家思想的文化精髓在这些凹凸结合的连接结构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从深层次上讲,榫卯结构无论是外在的工艺美术还是内在的文化精髓,都能很好的体现华夏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当今国家大力发展的工业设计有很深的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