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民:山高水远寄深情

走进关东山水画家赵利民的艺术世界,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都会受到一次艺术的洗礼。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黄山的雄奇、华山的险峻;你可以看到泰山的傲岸、峨眉的灵秀;你可以看到庐山的神韵,你更可以看到巍巍长白山的风骨、茫茫林海的无穷魅力。

 155504yv1tzg1t6wg3tzn9_副本.jpg
 
  赵利民,现为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专栏作家。自1981年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画开始,赵利民在30多年的绘画艺术生涯中始终秉承“道法自然”的艺术真谛,寄情山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赵利民说:“山以载物为美,水以润生为德。关东山水,踏实载物,恒久润生。春华秋实,独具魅力。她是上帝塑造之艺术珍品,是生我养我之世界,是我赞美歌唱之主题。”
 
  求古典文化的渊深 育山水艺术的根脉
 
  思想是艺术的根脉。画好山水,不懂中国思想是不能表现出绘画艺术的深刻之美的。赵利民从小就热爱传统文化。为了追寻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他思考《论语》,他研读《道德经》、《老子演义》,他回味《庄子》,他揣摩阴阳五行,他甚至夜思梦想八卦。
 
  也正是因为八卦,1992年年底,赵利民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结下一段忘年情谊。陈老先生精通祖国传统文化,赵利民将多年研究的成果《解先天八卦之我见》一文寄给陈老先生指正。陈老来信大加赞赏,对赵利民所提出的呼吁海内外同胞相互沟通、理解、帮助的看法“深表赞同”。 
 
  1995年初,赵利民将用了两年时间写成的《八卦哲学》一稿寄给陈老,陈老回信说:“《八卦哲学》所论阴阳、五行、八卦之说颇具卓见,深表赞佩。”之后的几年里,赵利民又分别幸运地收到了陈老所赠的《儒家思想之时代精神》一书及“光明人人爱”等书法作品。陈老先生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同血、同宗、中华一脉的深情溢于字里行间。
 
  1998年,赵利民将自己的国画作品《高山流水》寄给陈立夫老先生,再续同胞情谊。在与老先生的交往过程中,赵利民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赵利民绘画之余进一步钻研政治学、哲学、文学、美学,国学与西学都在他涉猎的范围内。先后在网络、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与画作。《从学而优则仕看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先天文化是人类文明之根》、《从老子使民复归结绳而用之看人类美好的未来世界》、《什么是爱》等等。
 
 
  在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单树、秃山、三两只飞鸟,等等,仿佛世界是如此的凄凉。那么何以至此?不论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很多有智慧有才智的文人、知识分子、艺术家都被落后的体制压抑着,使得抱负不得施展,没有用武之地。于是诗人以诗道苦闷,画家便借山水体现内心感受,那“秃山只树”便是一个人孤掌难鸣的心声。 
 
  深受古典文化浸润的赵利民不是这样,他求天道以重和,以乐观看天下,以豁达写人生。对于绘画艺术,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多有扭曲的树干,荒芜的野岭,画者们不惜扭曲十八弯来表现笔端扭曲的技巧,不惜用万点笔触勾点出裸露山骨的空山秃岭。我不认为这是艺术。我推崇向上、和谐、平衡的自然美,这是大自然的主流,是美的主流。
 
  在他的笔下,山满草木而生机勃勃,水含鱼虾而生生不息。他说:“地球是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有责任让她青山长在,绿水长流。我们不能因为工业文明侵害了田园而悲观,不能因为经济发展污染了清流而沮丧。我们应当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趋利避害。我们的人生也当是这样,不应当遇挫折而灰心,遭不顺而气馁。”所以我们看到,他的画作洋溢出的是思想、是情感、是青春、是活力、是心胸,更是希望。
 
  爱山之博大 爱水之飘逸 爱林之广远
 
  赵利民供职于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他长年深入到省内林区进行林业资源调查,高山深谷、苍林秀水,给赵利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艺术的灵感。每一幅国画作品都体现出阴阳和谐的自然之美与生机盎然的生命之美的完美统一,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美是用心打造出来的,在美之中融着赵利民的汗水与心血。林业调查,有时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难,或者山间没有路,或者荆棘丛生。有时在深沟险壑之中还有生命危险。赵利民是个性格坚强的人,是个勇敢的人,他把这种坚强与勇敢都化作了对山水的热爱。
 
 
  他在高山密林之间丰富着他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对大自然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性认识。一幅幅地形图,一张张卫星照片,一张张航拍的大地身影,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他用他的职业之笔,画出林业资源状况。幼林、成熟林,人工林、天然林,使他对林之神韵、水之上善、山之大气都有了职业的、深刻的认识。
 
  仿佛是在不知不觉之间,他曾经学画时对于绘画艺术的感性认识实现了理性的飞跃。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很多树木被砍伐,很多曾经郁郁葱葱的青山变成了荒山、秃山,如同古代画家眼中的世界。参天大树何处寻?一种责任意识,一种使命感,在赵利民的心中油然而生:为什么不用我的画笔画出这无限壮美的大自然,为什么不用我的画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自然意识?由此,他也形成了自己的绘画原则——以焦墨为基础,以素描为影响,以散点透视为框架,不画曲折扭曲的树干,不画空山无物的东西,要画就画真山真水真天地。
 
  古代山水画,很多是画树不成林,即便是树,也是婆娑不成材。赵利民认为,艺术如此是一种悲哀。他说,整个人类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到发展,不论从自我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问题都应当乐观、积极,向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山,是大地的脊梁,无树能有生机吗?水,是万物的乳汁,没有树我们会看到生命吗?
 
  今年3月,赵利民在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举办了个人画展,共展出多姿多彩的山水画作100多幅。4月,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精品展暨艺术家收藏推荐会,赵利民等4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被重点推出。来自国内外的画家、书法家、作家及书画爱好者共1000多人观看了画展,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QQ图片20150706160648.jpg
 
  著名作家鄂华在看完画展时激动地说:“一星期前我刚从日本回来,亲历了日本大地震,但是在这次大地震时,我们感到地震并没有那么震撼。但是今天在东北亚艺术中心我经历了又一次地震,这次不是大地在震动,而是我觉得我的心被震动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赵利民先生的山水画。这是一次壮美的震撼。”
 
  山水艺术的风骨是精神。赵利民说:“我是林业工作者,我对山水有职业的感悟。艺术作品是社会、自然之美的升华。山水美在何处?山水精神何在?我以为,山之所以美就在于大山肩负着责任,体现出载物之厚德;水之所以美则在于水滋养着万物,体现出博爱之情怀。”(王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