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宣洛:简说抽象主义绘画(一)

图/文作者:华夏收藏网 焦宣洛

华夏收藏网讯  在读这个帖子的时候,可能有一些细心的藏友会注意到这个帖子的标题上没有冠以现代西方绘画流派这个词,是的,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就很注意“抽象主义”的含义,同时,也有感觉写这样的东西会有难度。就绘画中的抽象意识而言,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难理解,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的水墨画里,中国文人及画家由追求自然的真到创造人性的真;中国山水画从表现山水的外形,跃进到表现人文的精神。为此,中国山水画家创造了许多皴法与符号。 在这样的“视觉形式”中,让中国山水画表现出强烈的“抽象风格”;但却在通往“完全抽象”的道路上,中国绘画却始终没有跨越表象形似的鸿沟使中国的山水画完全失去山水的外形而走向彻底几何符号的表述。虽然,从考古发现中的实例说明,从原始绘画中的图像符号的抽象性来看,东西方文字几乎都是相同基于象形的符号。原始绘画语言符号的目的是为了语言交流,而现代美术中的抽象绘画是以审美为目的。从形象上看,原始绘画语言符号、原始美术在形式上的变形,主要是因缺乏造型能力;而现代美术的变形,是以强调主观表现的前提下有意的变形。

中国的汉字是一种基于象形的古老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象上很相象。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拼音文字又称字母文字,是以元素符号代表一个语音单位,或一个语音切分单位的文字系统。

搞清了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概念后,再对这两种文字的抽象性(即抽象化程度)作一番比较。

个人认为,这从汉字与拉丁文字的文字后期发展形态上可以见到一些端倪。再次声明,在这里仅仅是一种学术表述,比较两种文字构成中抽象性的意义而并非对伟大祖国的优美方块字大不敬。

所谓抽象,就是剥离事物的表象而抽取其本质的东西,文字就是人类的一种高度抽象化的产物。人类文字虽然都是抽象化的产物,但其抽象化的程度是不同的:象形文字比对拼音文字,后者的抽象化程度更高,因为它是对抽象的抽象。

汉字的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是笔画,如“点、横、撇、捺……”等 ,这些基本笔画加起来有二十八种,而且汉字中每一个笔画之间存在着上下左右的方位摆放的问题,不仅要注意左右方位,还有上下方位也要注意不能放错,否则这个字就错了,所以被人们称为“方块字”的汉字,是一个二维的面的结构。 而构成英语的字的单元是a b c d e f g 等二十六个字母,英语单词中每一个字母之间都是左右排列,不存在上下的关系,按照上面的数学语言,字母之间的相对Y坐标为零。所以,应该说英语单词是一维的线性结构。

从图像学来看,人们知道可以通过点、线、面、体等不同方法来表达一个对象,而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点抽掉了物体的长宽高,所以最抽象,线抽掉了高度与宽度、面只抽掉了宽度(或称厚度),体最具体,反映物体的长宽高,据此可以这样确定说:线结构的英语的符号形式比面结构的汉语形式更抽象。

通过上述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以基本看到“抽象”并不是神秘而不可捉摸的,由于这个帖子毕竟不是专业的有关文字的学术论文,所以,关于文字的讨论到此为止,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绘画上。

稍稍通晓欧洲绘画体系的藏友都知道,到十九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一直致力于写实性绘画的研究,意图在二维平面上建立三维空间的幻象。成果斐然而名家辈出,杰作如林。然而盛极思变且加上摄影发明的影响,这个绘画体系开始朝多元发展,抽象绘画应运而生。抽象绘画摒弃对自然景象的再现,用线条、色块、肌理等原始的形式因素直接诉诸视觉,抽象绘画放弃具象的真正目的在于直接导向内在精神的诉求和艺术本体的建构,它作为与具象艺术对应的一种"语系",使视觉艺术升华到纯粹的语言层面和绘画状态而在本质上更接近音乐。

  为了对抽象主义绘画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这个帖子尽可能从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画面意义、欣赏角度、其在艺术史上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一些讨论。

  抽象主义绘画的产生及发展过程简说

  我们知道,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等,他们的抽象绘画都受各种现代派绘画的影响,逐渐探索而产生的,所以,他们都是从具象绘画走过来的,早期作品还是带有某些具象特征。不管抽象主义绘画叫作"非描绘性的(non-representational)、"非客观的"(non-obseitive)或"具体"(concrete)的绘画,还是非主题性绘画,很多抽象绘画的创作出发点都带有具象和主题的痕迹。

  康定斯基,作为抽象绘画的最著名代表人物,历经印象主义,新艺术运动等各个阶段,还在野兽主义里涉猎了一番,总的结果是受到各派艺术中形式和色彩在画面中的独特作用的启发,开始重视对画面色彩和构图的探索,削弱描绘自然物象,但并没完全放弃。这在这个帖子的上传的他的早期作品中还是可以看到具象的影子。只不过都用象征性的色彩更加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某一主题的强烈印象。二十年代的创作的《黑方形之中》看起来已经有些象几何抽象的形式了,画面各处是线、方形、三角形及圆等,但这幅画其实是表现圣骑士战胜恶龙的战争场面,反映了作者对一战之后的解放感,甚至他最后的遗作《稳妥的飞跃》都有明显的物象和飞升天堂的主题。蒙德里安最初也是现实主义画家,受凡?高的表现性色彩,野兽派的非写实性色彩和新艺术运动的线条图案影响,还有塞尚和立体派的影响,才逐渐走向抽象之路,所以在最初的《开花的苹果树》、《有壶的静物》,以及后期《百老汇波吉——沃吉》、《胜利波吉——沃及》还是有主题的。克利的作品更不用说了,他的画面几乎都有具象和主题。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蒙德里安被立体派所吸引,但他发现立体主义并不把抽象发展成自己的最终目标,而他觉得只有形式和色彩表现纯粹的真实性,所以开始摆脱立体主义手法,主要考虑单纯的色彩配置和精心构图,1913年他创作的《线与色彩的构图》已经进入了完全抽象的境界。

  到荷兰以后,蒙德里安组织了"风格派",在《风格》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述自己的思想,认为艺术家应该用数学般精确的结构去对抗印象主义和所有的"巴洛克"艺术形式,认为一切构造的基础在于水平与垂直的骨架,所有色彩根源在于红、黄、蓝三原色,放弃对称,不使用具有再现要素的形象,专门用正方形和矩形以及三原色与黑、白、灰色制作纯粹造型的绘画。他给这种理论取名为"新造型主义"。

  此后,蒙德里安的绘画往往是平涂色彩,无限定外轮廓的矩形是悬浮精心安排的画面之中,用浓重线条贯穿矩形色块的方法,控制色彩和空间,创作了大量完美的几何画面。(待续)

  本文原帖链接:http://jd.cang.com/1371254.html